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的骨折,如果起诉,必须报警吗?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给打骨折了,我很心疼也很气愤。现在想通过起诉来维护孩子权益,可又不太清楚流程。就是想问问,如果打算起诉的话,是不是一定得先报警啊?想了解下这其中的规定和利弊。
展开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的骨折,如果起诉,并非必须报警。 首先来解释一些法律概念。人身伤害,简单说就是他人的行为对自己身体造成了损伤,在这起事件里,孩子被同学打骨折就属于人身伤害。侵权责任呢,就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别人的权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比如在学校里,如果学校没尽到该尽的管理职责,导致孩子受伤,学校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从法律条文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存在管理疏忽,是要负责的。 报警有诸多好处。报警后警方会进行调查,能获取更全面准确的证据,比如询问打人孩子、目击同学,固定现场证据等,这对后续起诉很关键。而且报警后会进行法医学鉴定,如果鉴定为轻微伤,公安机关会对加害人治安处罚,同时加害人要承担受害人医疗费等费用;若鉴定为轻伤,公安机关会立案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就算公安机关不立案,受害者也能提起刑事自诉。 不过,不报警也可以起诉。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打人孩子的监护人以及可能有责任的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但不报警自行起诉也有风险,证据收集可能会比较困难,比如难以获取现场完整情况、打人孩子真实想法等方面的证据。 总之,起诉前不一定要报警,但报警能更好地维护孩子权益,获取更多法律支持和保障,更全面地追究责任方责任。在做决定前,可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