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一审驳回原告请求,二审会改判吗?


在抚养权纠纷案件中,当一审驳回原告请求后,二审是否会改判是许多当事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二审改判的一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对于抚养权纠纷,一审驳回原告请求后,二审若要改判,通常需要有新的事实和理由。比如原告在二审中能提供新的证据,证明自己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些证据可以包括稳定的收入证明、良好的居住环境、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达到一定年龄,其意愿会被法院重视)等。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举例来说,如果一审时原告因工作不稳定而被法院认为不适合抚养孩子,但在二审期间,原告找到了一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那么这就属于新的有利于争取抚养权的事实。此外,如果发现一审存在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况,二审也可能改判。例如,一审法院错误地理解了关于抚养权的法律条文,或者对某些关键事实的认定存在偏差。 然而,如果原告在二审中没有新的证据或合理的理由,只是单纯对一审判决不服,那么二审改判的可能性通常较小。因为二审法院会综合考虑一审的审理情况和证据,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一般会维持原判。所以,对于想要在二审中争取改判抚养权的原告来说,关键在于是否能提供新的、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