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有哪些关于仲裁的法律规范?

我最近涉及一些纠纷,考虑通过仲裁解决,但不太清楚我国有哪些适用于仲裁的法律规范。想了解一下,这些法律规范能为仲裁过程提供哪些保障,以及它们是如何规定仲裁的程序和效力的。
展开 view-more
  • #仲裁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仲裁是一种重要的争议解决方式,与之相关的法律规范是保障仲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它是规范仲裁活动的基本法律。该法对仲裁的适用范围、仲裁机构的设立、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等方面都做了全面且细致的规定。比如在适用范围上,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它就像仲裁活动的“基本准则”,确保仲裁活动在合法、公正的轨道上进行。 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它是关于民事诉讼的法律,但其中也有不少涉及仲裁的规定。例如,对于仲裁裁决的执行和不予执行的情形做了明确规定。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某些法定情形,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这体现了司法对仲裁的监督和支持。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其他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也涉及仲裁相关内容。例如,在一些专门领域的法律中,会对特定类型纠纷的仲裁做出规定。司法解释则对仲裁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指导,帮助当事人和仲裁机构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这些关于仲裁的法律规范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为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纠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