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检验期限有哪些规定?
我在和别人做买卖的时候,签合同涉及到检验期限,不太清楚民法典里对这个检验期限是怎么规定的,担心自己不了解相关规定会吃亏,想知道法律上对于检验期限有什么详细的要求和约束。
展开


在民法典中,检验期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涉及到买卖合同中买受人对标的物进行检验的时间限制。简单来说,就是买家在拿到货物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检查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二十条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限内检验。这意味着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里明确约定了检验货物的时间,那么买家就得在这个约定的时间内对货物进行检查。例如,合同约定买家在收到货物后10天内完成检验,那么买家就需要在这10天里查看货物的数量、质量等是否和合同说的一样。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检验期限,按照民法典第六百二十一条的规定,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限内通知出卖人。这里的“合理期限”要根据交易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等因素来确定。比如说,对于一些易腐坏的食品,合理期限可能就比较短;而对于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合理期限可能会长一些。 同时,该条法律还规定了最长的检验期限。买受人在合理期限内未通知或者自收到标的物之日起二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是,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二年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买家在两年内都没有提出货物有问题,一般就会认为货物是符合约定的;要是货物有质量保证期,那就按照质量保证期来算。 另外,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这是说,如果卖家明知道货物有问题还卖给买家,那么买家提出问题就不受前面所说的时间限制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