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合同中主体资格条款是怎样规定的?

我最近签了个民事合同,对里面主体资格条款不太明白。想知道合同里主体资格条款都包含啥内容,什么样的主体有资格签合同,条款的规定有啥依据和作用。要是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合同是不是就无效了?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合同主体资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合同里,主体资格条款规定着谁有资格签订合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相应资格的主体签订的合同,才可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首先,咱们来看看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的情况。自然人要签订合同,通常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能独立签订合同。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样有资格签订合同。而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签订一些与其认知水平相符的合同;实施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则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自己不能签订合同。 接着说说法人作为合同主体。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从成立时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不过,法人签订合同要在其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进行,超出经营范围签订的合同,除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以外,一般也是有效的。 还有非法人组织,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合同主体签订合同。非法人组织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合同中的主体资格条款,通常会明确合同双方的身份信息,比如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以确定合同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也可能会对主体的资格条件进行约定,比如要求一方具有特定的资质、许可等。如果合同主体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可撤销。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且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合同,是可撤销的。 总之,民事合同中的主体资格条款是为了确保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格来履行合同义务,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交易的安全。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审查主体资格条款,确保合同主体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