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造成轻伤派出所会怎么处理?


当在民事纠纷中出现轻伤情况时,派出所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和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派出所会及时出警并进行调查取证。在接到报案后,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制止正在发生的侵害行为,了解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详细情况。会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固定相关证据。这是为了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以便后续准确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其次,会安排对伤者进行伤情鉴定。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是否构成轻伤是决定案件走向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如果鉴定结果为轻伤,那就涉及到刑事责任了。 如果经鉴定为轻伤,案件性质就可能从一般的治安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派出所会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等。 不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符合一定条件的,派出所也会进行调解。依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三十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调解处理。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处罚。调解成功不仅能化解双方的矛盾,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在民事纠纷造成轻伤的情况下,派出所会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