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证据的规定有哪些?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民事纠纷案件,听说证据在里面很关键,但我不太清楚关于民事证据都有啥规定。我想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能作为证据,证据要怎么收集,提交证据有时间限制吗等等这些具体方面的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民事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依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民事证据的相关规定。 首先,是证据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当事人的陈述就是参与案件的人对案件情况的说明;书证是以文字、符号等记录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比如合同、信件等;物证是用物品本身的外形、特征等证明事实的,像损坏的物品;视听资料是录音、录像等资料;电子数据是通过电子手段形成的信息,如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证人证言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提供的证词;鉴定意见是专业人员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给出的结论;勘验笔录是对现场或物品进行勘查检验后做的记录。 其次,关于证据的收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要自己去收集证据,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比如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当事人可能无法自行收集,就可以申请法院帮忙。 再者,证据的提交有时间限制。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另外,证据还需要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形式、收集方法等要符合法律规定;真实性要求证据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伪造的;关联性是指证据要与案件事实有一定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中的某个事实。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性的证据,才能被法院采信。 最后,在证据的质证环节,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质证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大小等方面发表意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