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按所占比例承担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和别人合作一个项目,涉及到一些责任和收益的分配。听说民法里有按所占比例承担的说法,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比如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了债务或者有了收益,这个按所占比例承担是如何确定比例,又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呢?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民法中,按所占比例承担是一种常见的责任分配和权益分享方式。这一概念在多个方面都有体现,下面来详细为你解释。 首先,按所占比例承担在合伙关系中较为常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二条规定,合伙的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合同的约定办理;合伙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这里所说的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和分担,就是按所占比例承担的一种体现。比如,甲、乙、丙三人合伙做生意,甲出资 50 万,乙出资 30 万,丙出资 20 万,他们的出资比例就是 5:3:2。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有了利润或者亏损,在没有其他约定的情况下,就按照这个比例来分配利润或者分担亏损。 其次,在按份共有的财产关系中也存在按所占比例承担的情况。《民法典》第三百零七条规定,因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连带债权债务关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内部关系上,除共有人另有约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享有债权、承担债务。例如,A、B、C 按份共有一套房子,A 占 40%份额,B 占 30%份额,C 占 30%份额。如果该房子因维修产生了费用,在内部他们就按照各自的份额来承担费用。 此外,在一些侵权责任中,如果多个侵权人之间构成按份责任,也是按照各自的过错比例来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这同样体现了按所占比例承担的原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