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关于指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
我家里老人最近身体不好,精神也有些糊涂了,现在家里人想确定一个监护人来照顾老人。听说民诉法里有指定监护人的规定,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样的,想了解下民诉法在这方面有啥规定,该怎么操作。
展开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涉及指定监护人的相关内容,同时也需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综合理解。指定监护人是指当对监护人的确定存在争议时,由特定的组织或法院来指定合适的人担任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在民诉法中,相关的程序规定保障了指定监护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当通过诉讼程序来指定监护人时,法院会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审理。一般来说,首先需要有适格的申请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该申请人通常是与被监护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比如近亲属等。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审查相关的证据材料,了解被监护人的情况以及各候选人的监护能力等。 法院在指定监护人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指定的监护人能够真正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比如,会考虑监护人的品德、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是否适合担任监护人。并且,一旦法院指定了监护人,监护人就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不得擅自变更。如果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