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离婚诉讼中有哪些常见的策略误区?

我正在打离婚官司,想尽可能争取自己的权益。但又怕在诉讼过程中用错策略,导致自己吃亏。所以想了解下,在离婚诉讼里一般有哪些常见的策略误区呢?这些误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该怎么避免呢?
展开 view-more
  • #离婚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离婚诉讼中,一些常见的策略误区可能会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不利影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并解释相关法律依据。 误区一:为快速离婚而放弃过多权益。许多人希望尽快结束婚姻关系,于是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方面轻易让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一方为了快速离婚而放弃了应得的财产权益,事后可能会后悔。而且,草率放弃抚养权,若之后发现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再想变更抚养权会面临诸多困难。比如,需要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况,如虐待、遗弃、严重疾病等。 误区二:过度情绪化,忽视证据收集。在离婚诉讼中,情绪激动是常见的,但这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无法冷静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例如,在涉及财产分割时,需要提供相关财产的来源、购买时间、出资情况等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可能不会采信。比如,一方声称对方在婚姻期间转移了财产,但没有提供银行转账记录、交易凭证等证据,法院就难以认定转移财产的事实。 误区三:不了解法律程序,错过重要节点。离婚诉讼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时间限制,如答辩期、举证期、上诉期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必须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证据的,法院可能不予采纳。如果当事人不了解这些程序,错过重要节点,可能会丧失自己的诉讼权利。例如,错过上诉期,一审判决就会生效,即使当事人认为判决不公,也无法通过上诉来纠正。 误区四:盲目相信他人经验,不咨询专业律师。每个人的离婚情况都不同,他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自己。而且,法律是不断变化的,过去的经验可能已经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专业律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法律建议和诉讼策略。比如,在处理涉及公司股权分割的离婚案件时,律师可以准确分析股权的性质、出资情况、增值情况等,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如果盲目相信他人经验,可能会采用不恰当的策略,导致自己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要保持冷静,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陷入常见的策略误区,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