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签劳动合同也不给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是多久?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入职后公司一直没和我签劳动合同,也没给二倍工资。现在我想通过仲裁维权,可又担心过了仲裁时效。我不太清楚这个仲裁时效到底是多久,想了解一下具体规定,好确定我还能不能去申请仲裁。
展开


在解答公司没签劳动合同也不给二倍工资时仲裁时效有多久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首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法律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而设立的一项规定。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仲裁机构就不再予以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公司未签劳动合同支付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起算点,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一种观点认为,二倍工资中的加付一倍工资具有惩罚性赔偿金性质,不属于劳动报酬,因此应当逐月分别计算仲裁时效。也就是说,从每个月应支付二倍工资的次日起开始计算一年的仲裁时效。例如,劳动者3月入职,4月开始用人单位应支付二倍工资,那么4月的二倍工资仲裁时效从5月1日起算一年;5月的二倍工资仲裁时效从6月1日起算一年,以此类推。 另一种观点认为,二倍工资应当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仲裁时效,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一年,或者从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倒推一年,按月计算。比如,劳动者在入职11个月后离职,若按照整体计算仲裁时效的观点,从离职次日起算一年的仲裁时效。 在实际处理劳动争议时,不同地区的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司法实践和指导意见来确定具体的仲裁时效起算方式。所以,如果遇到公司没签劳动合同也不给二倍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应及时咨询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或专业律师,了解当地的具体规定和处理方式,以便在有效的仲裁时效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