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专利侵权该如何赔偿?


在我国,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是有明确规定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外观专利。外观专利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当这种专利受到侵犯时,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方进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了外观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式。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权利人能证明因为侵权行为,自己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那么减少的这部分利润就可以作为实际损失来要求赔偿。比如,原本每月能销售1000件产品,利润是10万元,但因为侵权产品出现,每月销量降到500件,利润只有5万元,那么这减少的5万元利润就是实际损失。 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这就需要调查侵权人销售侵权产品的数量、价格,从而计算出他们的获利情况。例如,侵权人销售了500件侵权产品,每件获利100元,那么他们因侵权获得的利益就是5万元。 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也就是说,如果该外观专利之前有过许可他人使用的情况,收取过许可使用费,那么可以按照这个许可使用费的一定倍数来确定赔偿数额。 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比如,通过前面的计算得出赔偿数额是10万元,如果侵权方是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那么赔偿数额可能会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 如果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这是在前面几种方式都无法确定赔偿数额时的兜底方式。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比如,为了调查侵权行为支付的调查费,为了打官司请律师的费用等,这些合理的开支都可以要求侵权方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