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工作导致工伤该怎么赔偿?


饮酒工作导致工伤的赔偿问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情况,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要点和赔偿流程。 首先,关于工伤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也就是说,如果职工是在醉酒状态下工作导致受伤,是不能被认定为工伤的。这里需要明确“醉酒”的标准,一般是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在工伤认定中也会参照类似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属于醉酒。 如果只是饮酒,但未达到醉酒标准,并且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等,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 一旦被认定为工伤,赔偿流程如下:第一步,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步,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第三步,根据鉴定结果进行赔偿。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以此类推。 总之,饮酒工作导致工伤的赔偿要先判断是否属于醉酒状态,若不属于醉酒且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就按照正常的工伤认定和赔偿流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