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辞职的赔偿程序是什么?


主动辞职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赔偿的,但在某些法定情形下,劳动者主动辞职可以获得经济补偿。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主动辞职获得赔偿的相关情况及程序。 首先,了解哪些情况下主动辞职可获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接下来是赔偿程序。第一步,收集证据。你需要收集能够证明用人单位存在上述违法情形的证据,比如工资条可以证明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社保缴纳记录可证明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这些证据是你主张赔偿的关键。 第二步,与用人单位协商。你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并说明依据的法律条款。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等。如果协商成功,双方可以签订赔偿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等。 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你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填写投诉表格,详细说明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况和你的诉求。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或者用人单位仍然拒绝赔偿,你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仲裁委员会会在一定时间内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第五步,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