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治安案件寻衅滋事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跟人起了点冲突,有人说我这可能算治安案件里的寻衅滋事。我就想知道,在治安案件里,寻衅滋事到底要满足啥条件才算啊?是有啥行为,还是得有啥后果,我就想弄明白这个事儿。
展开 view-more
  • #寻衅滋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治安案件中,寻衅滋事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寻衅滋事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是达到了法定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该行为主体。也就是说,只要是这个年龄段且精神正常、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做出相关行为就可能涉及寻衅滋事。 其次是主观要件,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简单来讲,就是行为人是有意去做那些可能破坏公共秩序的事,而不是不小心或者失误造成的。例如,有些人就是为了耍威风、寻求刺激、发泄情绪等原因,故意去惹事生非。 客观要件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这些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多样。结伙斗殴是指多人纠集在一起互相打斗;追逐、拦截他人是指对他人进行追赶、堵截,使他人产生恐惧或者不能正常行动;强拿硬要是指以蛮不讲理的手段,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则是随意破坏或者占用别人的财产。而“其他寻衅滋事行为”是一个兜底条款,涵盖了那些与前面几种行为性质类似、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最后是客体要件,寻衅滋事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寻衅滋事行为会扰乱这些正常的秩序,影响公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比如在商场、广场等公共场所闹事,就会让正常购物、休闲的人受到影响,破坏了这些场所应有的安宁和秩序。 综上所述,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治安案件中的寻衅滋事,需要综合考虑主体、主观、客观和客体这四个方面的要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