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处罚法中寻衅滋事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想知道在治安处罚的范畴里,怎样才算构成寻衅滋事呢?我身边好像有人做了一些比较过分的事,但是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属于寻衅滋事,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认定标准。
展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里,寻衅滋事是一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简单来说,寻衅滋事就是一些人出于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当目的,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肆意挑衅、起哄捣乱。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对于“结伙斗殴”,一般指的是多人结成团伙进行互相打斗。这里的多人通常理解为三人以上。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不管有没有造成人员受伤,都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 “追逐、拦截他人”是指无故追赶、堵截他人,使他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心理上产生恐惧和不安。比如在大街上无缘无故地追赶他人,不让对方正常通行。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强拿硬要是指以蛮不讲理的方式,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则是没有正当理由地损坏、占用别人的财产。例如在商场里随意砸毁商品,或者强行拿走别人的东西等行为。 “其他寻衅滋事行为”是一个兜底条款,这意味着除了前面列举的几种行为外,如果存在其他类似的、扰乱公共秩序且情节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在实际判定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以及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