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的技术手段具体有哪些?


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类犯罪的技术手段丰富多样。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犯罪技术手段。 首先是网络钓鱼。这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可信的机构或个人,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短信或建立虚假网站,诱使用户输入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信用卡号等)的手段。比如,不法分子会伪装成银行发送邮件,称用户账户存在风险,需要点击链接进行验证,一旦用户点击并输入信息,这些信息就会被窃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或者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会受到相应处罚。网络钓鱼这种窃取用户信息的行为可能涉及此条法律规定。 其次是恶意软件攻击。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的恶意代码,它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和程序。蠕虫则可以通过网络自动传播,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导致网络瘫痪。特洛伊木马通常伪装成正常的软件,一旦用户安装,就会在后台偷偷运行,窃取用户信息或控制计算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再者是拒绝服务攻击(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DoS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请求,使其无法正常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导致服务中断。DDoS攻击则是利用多台计算机同时发起攻击,增强攻击的威力。这种攻击会对企业和机构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或者应用程序,后果严重的行为有相应的处罚规定,DoS和DDoS攻击可能会触犯此法律。 另外,还有漏洞利用。黑客会寻找计算机系统或软件中的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来获取系统的控制权或窃取信息。软件开发者会不断发布补丁来修复这些漏洞,但黑客也会不断寻找新的漏洞。对于利用软件漏洞进行犯罪的行为,同样会依据相关法律进行惩处。 最后是数据篡改。犯罪分子会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篡改重要的数据,如财务数据、医疗记录等,以达到非法获利或其他目的。数据篡改不仅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数据篡改行为若造成严重后果,也会受到法律制裁。总之,了解计算机犯罪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我们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