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我签了一份合同,朋友说可能是无效合同。我不太清楚无效合同到底是啥,也不知道哪些情况算无效合同。我想了解一下无效合同的准确概念,以及常见的无效情形有哪些,这样好判断我这份合同的效力。
展开


无效合同,简单来说,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一旦被认定为无效,就相当于自始不存在,双方基于合同所做的行为需要恢复到合同订立之前的状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他们签订的合同就是无效的。比如一个8岁的小孩去签订一份价值巨大的房屋买卖合同,这种合同显然是无效的,因为8岁小孩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能力去理解和处理这样复杂的交易。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签订合同并不是出于真实的意愿,而是为了某种不正当目的,比如为了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一个买卖合同,那么这个合同就是无效的。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签订一个买卖毒品的合同,因为毒品交易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所以这个合同是无效的。又比如,签订一个有违社会伦理道德的合同,如代孕合同,由于违背公序良俗,同样也是无效的。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甲和乙恶意串通,签订一份合同低价转让甲的财产,从而损害了甲的债权人丙的利益,那么这份合同就是无效的。 总之,无效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存在多种无效情形。在签订合同时,我们要仔细审查合同的内容和对方的主体资格等,避免签订无效合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