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从法律角度来看,计算机犯罪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罪名,而是涉及多种与计算机相关的犯罪行为。 从概念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行为。一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这就好比有人未经允许,强行闯入别人的房子一样。《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正当理由,进入国家重要的计算机系统,这是严重违法的。 二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这就像是把别人房子里的东西故意弄坏。《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还有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也按照此罪论处。 计算机犯罪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首先是隐蔽性强。与传统犯罪不同,计算机犯罪很多时候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的,犯罪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位置。比如黑客通过网络攻击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可能在千里之外,很难被追踪到。 其次是智能性高。实施计算机犯罪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技能。犯罪者往往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寻找计算机系统的漏洞进行犯罪活动。比如编写复杂的程序来窃取他人的信息。 再者是危害性大。计算机犯罪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例如,一个企业的重要数据被窃取或破坏,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甚至破产。而且,计算机犯罪的影响范围可能非常广泛,涉及到众多的个人和组织。 最后是跨国性。由于网络是全球性的,计算机犯罪很容易跨越国界。犯罪者可以在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这给司法管辖和打击犯罪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总之,计算机犯罪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问题,了解它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和打击这类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