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因欺诈订立的合同要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呢?
最近在处理一些合同相关的事务,碰到了可能涉及欺诈订立合同的情况,不太清楚具体要满足啥条件这种合同才会无效。想了解下具体的判定条件以及相关法律依据,以便能更好地应对和处理。
展开


在2024年,因欺诈订立的合同通常被认定为可撤销合同,只有在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该合同才为无效合同。以下是具体分析: 首先,关于欺诈行为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欺诈方主观上必须存在故意,其目的是通过欺骗手段让对方陷入错误认识。 其次,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客观程度。欺诈方在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比如故意编造虚假事实;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例如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再者,被欺诈方的反应也很关键。被欺诈方因欺诈而陷入了错误并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也就是说,欺诈行为与被欺诈方的错误认识以及基于该错误认识所作出的意思表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方面,《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对欺诈进行了定义,明确了欺诈的构成要件。而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