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会有什么后果?

我不小心参与了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的事情,现在心里特别慌,不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定性的,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公文买卖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国家机关名义制作的用以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书,代表着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所说的“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多次或者大量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买卖重要国家机关公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形。也就是说,只要实施了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这一行为,不管是否造成了实际的危害后果,都可能构成犯罪。 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在认定这种犯罪行为时,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买卖公文的数量、目的、用途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所以,一旦涉及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很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远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