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招待费虚开发票会有什么后果?


差旅招待费虚开发票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后果。 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虚开发票行为。这里所说的虚开发票包括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对于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企业或个人在差旅招待费上虚开发票,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首先会被没收因为虚开发票而获得的违法所得,然后还会根据虚开金额的大小面临不同程度的罚款。 从刑事责任方面来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即使不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特定发票,而是普通发票,情节严重的,也会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的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相关罪行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应的规定处罚。所以,差旅招待费虚开发票如果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相关责任人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此外,虚开发票还会对企业的信誉和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企业一旦被查出有虚开发票的行为,其纳税信用等级会受到影响,可能会被税务机关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在很多经营活动中会受到限制,比如可能无法参与一些政府项目的招投标等。同时,这种行为也破坏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差旅招待费虚开发票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