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犯了非法集资罪会有什么后果?


非法集资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我国刑法中,涉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罪名以及相应的后果。 首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许以回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然后是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也就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让别人把钱交出来,并且不打算归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犯集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此外,非法集资行为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非法集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被害人,有权要求犯罪分子返还财产。对于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理,通常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如果你发现身边可能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以避免更多人受到损失。同时,如果你不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