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下来了但生产许可证没下会有什么后果?


当营业执照已办理下来,但生产许可证尚未取得时,在法律层面是有诸多限制和规定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的概念。营业执照是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准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凭证,它相当于市场主体的“身份证”,表明该主体具备合法进入市场进行经营的基本资格。而生产许可证是国家对于具备某种产品的生产条件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依法授予的许可生产该项产品的凭证,是对特定生产活动的一种许可。 依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一般来说,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就进行生产,属于无证生产的违法行为。 这种无证生产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后果。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相关部门有权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例如,如果是食品生产企业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就生产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从刑事责任角度讲,如果无证生产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等,还可能触犯刑法。比如生产假冒伪劣药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等,可能会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等罪名。所以,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贸然进行生产活动,应等待许可证核发后再合法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