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银行138万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当个人欠了银行138万无法偿还时,会面临一系列严重后果,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是产生高额的逾期费用。一旦欠款逾期,银行会按照合同约定收取逾期利息和滞纳金。这些费用通常较高,而且会随着逾期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累积。例如,原本的欠款可能是按照正常的贷款利率计算利息,但逾期后,可能会在原有利率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来收取逾期利息。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这意味着,借款人有义务支付因逾期产生的额外费用。 其次,个人信用会受到严重损害。银行会将逾期记录上报至征信机构,这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上留下不良记录。征信不良会对个人未来的金融活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在申请贷款、信用卡时,银行会查看征信报告,一旦发现有不良记录,很可能会拒绝申请。即使获得批准,也可能面临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贷款条件。《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不良征信记录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保留一定期限,一般为五年。在这五年内,个人的信用状况都会受到影响。 再者,银行会采取多种催收手段。在逾期初期,银行可能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还款。如果逾期时间较长,银行可能会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进行催收,催收方式可能包括上门催收等。这些催收行为可能会对欠款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如果催收无果,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银行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银行胜诉,法院会强制执行欠款人的财产。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欠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拍卖欠款人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如果欠款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个人会受到诸多限制,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欠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贷款,可能会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虽然一般的欠款纠纷属于民事范畴,但如果存在诈骗等违法行为,就会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欠银行138万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经济状况和信用记录,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建议欠款人在遇到还款困难时,及时与银行沟通,尝试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避免逾期和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