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转让、抵押有哪些相关法律问题?


在建工程转让和抵押是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常见的经济活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问题。 首先来看在建工程转让。在建工程转让指的是转让方将其拥有的在建工程项目转让给受让方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在建工程转让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需要签订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转让价格、付款方式、工程进度、质量标准等内容。同时,要到相关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证件的变更手续。如果涉及到在建工程已经预售的情况,还需要妥善处理好与购房者的关系,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接下来是在建工程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抵押权人作为履行债务担保的行为。依据《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 进行在建工程抵押时,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并到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抵押合同应当载明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抵押担保的范围等内容。在抵押期间,如果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转让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此外,如果在建工程在抵押期间发生毁损、灭失等情况,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综上所述,在建工程转让和抵押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无论是转让方、受让方还是抵押人、抵押权人,都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引发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