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的方式包括哪些,哪些合同只有采取书面形式才有效?


合同订立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非常常见的法律行为,它是指两方以上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从而建立合同关系的过程。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合同订立的方式以及哪些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才有效。 合同订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要约和承诺。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具体条件和意愿的表示。比如说,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函,表示愿意以每吨 5000 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生产的钢材 100 吨,这就是一个要约。而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乙公司回函表示同意以每吨 5000 元的价格向甲公司出售 100 吨钢材,这就是承诺。当承诺生效时,合同通常就成立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哪些合同只有采取书面形式才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不少合同是需要采用书面形式的。例如,借款合同,尤其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虽然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最好还是采用书面形式。书面的借款合同可以明确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等重要事项。 还有融资租赁合同,它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这种合同涉及的金额通常较大,法律关系也比较复杂,所以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建设工程合同也是如此,它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往往周期长、投资大,涉及众多的专业技术和质量标准,书面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同样需要书面形式。技术开发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技术秘密转让等合同。这些合同涉及到技术的知识产权和商业价值,书面形式有助于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进行合同订立时,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订立方式,并注意某些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自身权益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