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确认法院判决依据是什么?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公司不承认和我有劳动关系。我打算去法院起诉,想了解一下法院在确认劳动关系时,判决的依据是什么,好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心里也有个底。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确认劳动关系的判决依据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根据该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是合法成立的组织,比如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而劳动者要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例如,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就不具备合法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这体现了劳动关系中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属性。比如,劳动者要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工作流程等规定,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并且公司会按时支付工资。 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用人单位正常经营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一家餐厅里,厨师、服务员的工作就是餐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法院在判决时还会参考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能够从不同角度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总之,法院在确认劳动关系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证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