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院对妨碍民事诉讼会有哪些处罚?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发现对方有一些故意拖延、不配合提供证据等行为,感觉像是在妨碍民事诉讼。我想知道法院对于这种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通常会有哪些处罚措施呢?这样我心里也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诉讼处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是指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实施的扰乱、危害正常诉讼秩序并在客观上妨碍了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对于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可以采取多种处罚措施。首先是拘传,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通俗来讲,就是法院强制要求被告来到法庭参加诉讼。比如在一些赡养纠纷案件中,如果被告是必须要出庭说明情况的赡养义务人,经两次合法传唤都不来,法院就可以采取拘传措施。 罚款也是常见的处罚方式。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当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行为时,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决定是否处以罚款。例如,某当事人为了赢得官司,花钱买通证人作伪证,法院发现后就可以对该当事人处以罚款。 拘留同样是重要的处罚手段。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对于实施了严重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人,法院可以决定对其进行拘留。比如诉讼参与人冲击法庭,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拘留措施,让其在一定期限内失去人身自由,以此来维护诉讼的正常秩序。 此外,如果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已经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就会面临刑事处罚。例如,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可能会构成妨害公务罪。 总之,法院会根据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罚措施,以保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