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枪支后持有枪支构成什么犯罪?
我前段时间听说有人盗窃了枪支,之后还一直持有那把枪。我不太明白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定性的,想知道这会构成什么犯罪,法律是怎么规定这种情况的呢?
展开


当出现盗窃枪支后持有枪支的情况,在法律定性上涉及到一些关键概念和规定。下面为你详细分析这种行为构成的犯罪。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盗窃枪支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这两个法律概念。盗窃枪支罪,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等手段,非法获取枪支的行为。而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这两个罪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都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时,该条还规定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盗窃枪支后又持有枪支的行为,在法律适用上,一般认为这属于牵连犯。牵连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在这里,盗窃枪支是手段行为,持有枪支是结果行为。根据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于牵连犯通常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从一重罪处罚。也就是说,会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来定罪量刑。 比较盗窃枪支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法定刑,盗窃枪支罪的法定刑相对更重。所以,通常情况下,盗窃枪支后持有枪支的行为会以盗窃枪支罪来定罪处罚。但具体的司法认定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比如盗窃枪支的数量、持有枪支的时间、是否造成了其他危害后果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总之,这种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