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民间借款法院判决是怎样的?
我有一笔民间借款,对方一直拖着不还,我打算去法院起诉。我想了解下,在刑法层面,法院对于民间借款的判决是怎么规定的呢?什么样的情况会涉及刑法,判决结果又会如何?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民间借款纠纷中,一般首先适用的是民事法律来处理,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也可能会涉及刑法。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从民事角度来看,民间借款属于借贷合同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当借款人不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时,贷款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借款人归还本金及利息。法院通常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等,来认定借款事实是否存在以及借款金额等。如果证据充分,法院会判决借款人在一定期限内偿还借款。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民间借款可能会触及刑法。比如,若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借款,且数额较大,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另外,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借款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所以,民间借款纠纷多数时候是民事问题,但在涉及诈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情形时,就会进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在遇到民间借款纠纷时,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