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再审案件庭审程序规定是怎样的?

我涉及一个刑事案子,现在到了再审阶段。我不太清楚这个刑事再审案件庭审程序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比如从开庭到结束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有什么要求,会不会和一审程序有很大不同。想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刑事再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事再审案件庭审程序是司法审判中的重要环节,有着明确且严谨的规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庭前准备。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应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例如,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再审决定书、申诉书副本,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并通知其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将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三十日前送达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依法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等。这一步就像是一场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各方都要做好相应的安排,确保庭审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开庭审理。开庭时,由合议庭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并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然后进行法庭调查阶段,一般先由合议庭成员宣读原审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由检察人员宣读抗诉书;如果是申诉人申诉的再审案件,由申诉人或者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陈述申诉理由。在这个阶段,就像是要把案件的事实重新梳理一遍,让大家都能清楚地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 法庭辩论阶段也十分关键。在这一阶段,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先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然后由检察人员发表抗诉意见;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先由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先由检察人员发表抗诉意见,然后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进行辩护。双方就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辩论,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最后是评议和宣判。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评议,作出判决、裁定。并在宣告判决、裁定时,当庭宣告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或者裁定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定期宣告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或者裁定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这就像是比赛有了最终的结果,案件有了明确的处理决定。 刑事再审案件庭审程序的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司法公正,确保案件得到正确的处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