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开车故意撞人判定标准是什么?

我在路上和别人发生了点冲突,对方开车直接朝我撞过来,还好我躲开了。我想知道这种开车故意撞人的情况,法律上是怎么判定的呢?判定标准都有哪些方面呢?
展开 view-more
  • #开车撞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开车故意撞人在法律判定上需要从主客观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 从主观方面来看,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的心理状态。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他人的结果,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两人发生激烈争吵后,一方明确表示要开车撞对方,然后真的实施了该行为,这显然就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则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他人的结果,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开车朝人群冲去,他虽然不明确要撞某一个人,但对可能撞到人这种结果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就是间接故意。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开车故意撞人如果符合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就可能构成故意犯罪。 从客观方面来说,要考察行为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包括撞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如果是在人员密集的商场门口、学校附近等场所,行为人开车加速撞向特定人员,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就很明显。而且,还需要看是否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后果。如果造成他人轻伤、重伤甚至死亡等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法律上的认定和量刑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此外,还需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行为人是否存在精神障碍等影响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因素。如果行为人是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