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后的危险驾驶行为有哪些?
下雨天路面湿滑,感觉开车比平时危险很多。我想知道在下雨后开车,具体有哪些行为属于危险驾驶呢?了解这些能让我以后开车时多注意,避免发生意外。
展开


在法律层面,危险驾驶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实施了危及公共安全的驾驶行为。对于下雨后的危险驾驶行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超速行驶。下雨后路面摩擦力减小,车辆制动距离会显著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如果在下雨后超速行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及时刹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次是酒驾行为。无论天气如何,酒后驾车都属于危险驾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下雨后视线和路况变差,酒驾的危险性会进一步增加。 再者是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本身就容易导致疲劳,而下雨天光线昏暗、路面状况复杂,驾驶员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这会加剧疲劳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停车休息,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疲劳驾驶会使驾驶员反应迟缓,在下雨的情况下更难应对突发状况。 还有就是随意变道、急刹车等行为。下雨后路面湿滑,车辆的操控性能下降,随意变道、急刹车容易导致车辆失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变更车道时,应当提前开启转向灯,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急刹车可能导致后车追尾,特别是在雨天,这种危险系数会更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