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和合作医疗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不太清楚慢病和合作医疗到底有啥不同。我家里有人有慢性病,平时看病买药花费不少,也参加了合作医疗,但不知道这两者在保障范围、报销政策等方面咋区分,想了解下它们具体的区别是啥。
展开


慢病,也就是慢性疾病,指的是那些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属于慢病。而合作医疗,全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从保障范围来看,慢病主要针对的是患有特定慢性疾病的人群,对这些慢性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提供保障。比如高血压患者,其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的降压药费用等可以通过慢病保障来报销一部分。而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更广泛,它不仅涵盖了部分慢病的费用报销,还包括一般疾病的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像因普通感冒住院,合作医疗就可以对住院期间的费用进行报销。 在报销政策方面,慢病通常有专门的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以某地为例,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可能达到70%,但报销额度有一定限制。而合作医疗的报销政策相对复杂一些,门诊报销比例和额度各地不同,住院报销则根据医院级别不同有不同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一般来说,医院级别越高,起付线越高,报销比例相对越低。例如,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可能是100元,报销比例能达到90%;而在县级医院住院,起付线可能是500元,报销比例可能为70%。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合作医疗旨在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对于慢病管理和保障,各地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以保障慢病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