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有什么区别?


土地规划许可证,严格来说在我国法律语境里通常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过有时也会被宽泛理解为与土地规划相关的证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是建设单位用地的法律凭证。 从用途角度来看,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建设项目能够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它是在建设项目选址定点之后,由规划部门核发,表明该建设项目在规划层面是被允许的,建设单位可以依据此证去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等后续事宜。 从法律依据方面,《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第三十八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而如果宽泛理解的土地规划许可证,它可能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土地规划管控。例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它会对土地的不同用途进行划分,比如哪些土地用于农业,哪些用于建设等。 在办理流程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般是建设单位先向规划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相关的项目资料,规划部门审核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符合的话就会核发证书。而宏观的土地规划制定是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等一系列工作,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后确定。 适用范围方面,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适用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只要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项目都需要办理。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用于整个规划区域内的所有土地,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管控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