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原则上通过和通过有什么区别?

我在参与一个项目的决策会议,会上对于项目方案给出了两种说法,有的说原则上通过,有的说通过。我不太明白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想知道它们在法律层面或者实际操作中有什么区别呢?
展开 view-more
  • #通过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语境和实际操作中,“原则上通过”和“通过”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来解释“通过”。“通过”意味着相关事项完全符合规定和要求,获得了全面的认可。从法律角度看,一旦某个事项“通过”,通常就意味着它满足了所有必要的条件和标准。例如,在公司的董事会决议中,如果一项投资计划“通过”,那就表示该计划在各个方面,如合规性、可行性、收益预期等都得到了董事会成员的一致或多数认可,之后可以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推进,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和执行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当一个决策“通过”,就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各方都需要按照这个意思表示履行相应的义务。 而“原则上通过”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原则上通过”表明总体上对该事项是认可的,但可能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或者附带条件。也就是说,虽然大方向是同意的,但还需要对某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调整或者补充说明。比如在工程项目的审批中,如果一个项目“原则上通过”,可能是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思路等核心内容得到了认可,但在环保措施、安全保障等具体细节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种情况下,虽然已经有了通过的基本倾向,但在相关问题解决之前,项目可能无法立即全面开展。在法律层面,“原则上通过”更像是一种附条件的认可,只有当附加条件都满足时,才能真正实现完全通过的效果。 总的来说,“通过”是一种确定性的、全面的认可,而“原则上通过”是带有一定条件和不确定性的初步认可。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