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从犯与主犯的定罪量刑有什么区别?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而在抢劫罪的共同犯罪里,会区分主犯和从犯,他们在定罪量刑上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来解释一下主犯和从犯的概念。主犯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以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简单来说,就是在抢劫行为中,带头谋划、组织人员或者直接实施主要抢劫行为的人。而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比如在抢劫过程中,负责望风、协助拿取财物等行为的人。 关于定罪,无论是主犯还是从犯,只要参与了符合抢劫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都要以抢劫罪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也就是说,不管是主犯直接实施暴力抢劫,还是从犯提供了一些协助,只要共同完成了符合该条规定的行为,都定抢劫罪。 然而,在量刑方面,主犯和从犯有很大差异。对于主犯,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因为主犯在犯罪中起到关键作用,对犯罪的完成和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刑法》对抢劫罪规定了较为严厉的刑罚,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主犯通常会根据其具体犯罪情节,在这个量刑幅度内进行处罚。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从犯在犯罪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也相对较低。司法实践中,法官会综合考虑从犯在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参与程度等因素,决定对其从轻、减轻的幅度。例如,如果从犯只是偶尔参与且作用轻微,可能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甚至有可能免除处罚。 总之,虽然抢劫罪的主犯和从犯都定抢劫罪,但量刑上会充分考虑他们在犯罪中的不同作用,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