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与所得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增值税和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从定义来看,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简单来说,就是在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对增值的部分征税。而所得税是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主要是针对企业或个人的所得额进行征税。 在征收对象方面,增值税的征收对象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则是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 计税依据也有所不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增值额,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时,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应税项目,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它们的税率也存在差异。增值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业务类型有所不同,一般纳税人有13%、9%、6%等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通常为3%(疫情期间有优惠)。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虽然增值税和所得税有诸多区别,但也存在联系。它们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同时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缴纳,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既要缴纳增值税,其销售利润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且,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税金及附加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相关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