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工伤和走医保有什么不同?


在了解走工伤和走医保的不同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两者的概念。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而医保即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工伤主要适用于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等情况。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等。而医保适用于参保人员因患病、负伤等需要治疗的情况,涵盖范围更广泛,不局限于工作相关。 其次,报销范围也有所不同。工伤报销范围相对较广,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例如,工伤职工的康复费用、安装辅助器具费用等都可按规定报销。而医保报销有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报销比例的限制,并且有一些药品和诊疗项目可能不在报销范围内。 再者,报销比例上也有区别。一般来说,工伤报销比例较高,很多情况下可以全额报销。而医保报销比例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如医院等级、参保类型等。 另外,申请流程也不一样。申请工伤认定需要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医保报销通常在就医时直接在医院结算窗口进行报销,流程相对简便。 最后,两者的保障目的也不同。工伤保障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医保主要是为了减轻参保人员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总之,走工伤和走医保在适用范围、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申请流程和保障目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实际情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保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