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间效力第一条第一款和第三款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民法典时间效力的相关规定时,对第一条的第一款和第三款不太理解。感觉这两款好像都在说民法典时间适用的事儿,但又好像有些不同。我想知道这两款到底有啥区别,在实际情况中该怎么运用它们。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的区别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规定的背景。民法典的施行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而时间效力规定就是为了明确民法典在何时适用,以及与旧法之间的衔接问题。


第一条第一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这一款的核心意思是,只要民事纠纷所涉及的法律事实是在民法典施行之后发生的,那么就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来处理。这里的“法律事实”,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比如签订合同、侵权行为等。举个例子,如果甲和乙在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后)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后来因为合同履行问题产生了纠纷,那么这个纠纷就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这体现了法律的时效性原则,新的法律事实适用新的法律,以保证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而第一条第三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款针对的是一种特殊情况,即法律事实在民法典施行前就已经开始,但一直持续到民法典施行之后。比如,甲从2020年12月开始租赁乙的房屋,租赁期为两年,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租赁相关的某些事项。到了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后,因为租赁期间的维修责任问题产生了纠纷。由于这个租赁的法律事实从民法典施行前持续到了施行后,所以原则上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不过,如果有其他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对这种情况有特别规定,就按照特别规定来处理。


综上所述,第一款强调的是法律事实发生的时间点在民法典施行后,而第三款关注的是法律事实的持续性,即跨越了民法典施行前后两个时间段。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的法律事实的时间特征上,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中,需要准确判断法律事实的发生和持续情况,来确定到底适用哪一款规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民法典的时间效力是怎样的?

我遇到一些法律纠纷,涉及的事情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后。我不太清楚民法典的时间效力是怎么规定的,是对施行前的事情都适用,还是有其他规则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具体的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典是如何理解与适用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涉及到民法典的具体应用,但对很多条款不太清楚实际该怎么理解和运用。听说最高人民法院有相关的解读,想知道最高法对于民法典到底是怎样理解和适用的,能不能给我一些清晰的指导。

我国《民法典》自什么时候起施行?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民法典》很重要,但不清楚它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想知道准确的施行时间,以便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民法典溯及力有什么规定?

我遇到一些法律事务,事情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现在还没解决。我想知道民法典对这种以前发生的事管不管用,也就是民法典溯及力是怎么规定的,我该依据以前的法律还是民法典来处理我的事情呢?

《民法典》中有关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问题,对诉讼时效这块不太清楚。想了解在《民法典》里,诉讼时效具体是怎么规定的,什么情况下会有不同计算方式,超过时效又会有什么后果等,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民法典中有哪些保证人民的条款?

我想了解民法典里保证人民权益的条款。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知道民法典很重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条款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发现这部法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规定。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中具体体现的?希望能够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民法典和单行法有什么关系?

我想弄清楚民法典和单行法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平时看新闻偶尔会听到这两个词,但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它们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谁的效力更高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民法典和宪法的效力如何?

我想了解下民法典和宪法的效力问题。平时感觉它们都很重要,但不清楚具体谁的效力更强,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效力体现是怎样的,比如在处理具体法律事务时,哪个效力优先适用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何时起施行?

我想了解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施行时间,因为最近在处理一些民事方面的事务,需要明确依据这部法典来处理问题,不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施行,想弄清楚具体的时间节点。

《民法典释义第三版》是什么?

我看到有《民法典释义第三版》这本书,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它和《民法典》有啥区别呢?是对《民法典》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吗?我想知道它具体的内容是怎样的,对理解《民法典》能起到多大的帮助。

2024年民法典中有哪些令人关注的要点?

想了解2024年民法典里比较受关注的部分,平时对法律不太懂,但感觉民法典和生活息息相关,想知道这一年里民法典有没有什么新的或者特别值得关注的点,好让自己在生活中也能多留意,维护自身权益。

《民法典》是如何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的?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说《民法典》有诚实信用原则,但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民事活动中,这个原则到底有哪些要求,违反了会有什么后果,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我国民法具有溯及力吗?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涉及到新旧民法适用的问题。不太清楚我国民法是否具有溯及力,如果有,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呢?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好确定该用哪部法律来解决我的纠纷。

《民法典》中特殊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法律纠纷,听说《民法典》里有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我不太清楚这个特殊诉讼时效和普通诉讼时效有啥区别,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适用特殊诉讼时效。我就想了解一下,《民法典》中特殊诉讼时效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对我这个纠纷有没有影响。

民法典视域下一般人格权是怎样的?

我想了解在民法典的规定下,一般人格权具体是怎么回事。它包括哪些内容,和其他人格权有啥区别,在实际生活中又有什么作用呢?我希望能弄清楚这些,也好在遇到相关问题时知道如何应对。

民法典中是如何进行年龄认定的?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年龄相关的法律事务时,不太清楚民法典里对于年龄认定是怎么规定的。比如在一些民事行为的效力判断上,年龄起着关键作用,我想确切了解民法典中年龄认定的具体规则和依据,不知道有没有明确的条文可以参考。

民法典中关于年月日的规定是否适用于招标投标法?

我在参与一个招投标项目时,遇到了时间相关的问题。我知道民法典里有对年月日的规定,现在不确定在招投标这种场景下,民法典关于年月日的规定能不能适用,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说的。

民法区分原则是什么意思?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了民法区分原则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是怎么体现和应用的呢?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立法法中,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遇到了法条适用的问题。涉及到一些规定,有新的一般规定和旧的规定,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该怎么区分和应用它们,想了解立法法里对于新的一般规定和旧的规定具体是如何规定和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