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法律纠纷,不太确定该走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我想知道这两种诉讼具体有啥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适用范围、起诉对象、举证责任这些方面,谁能给我讲讲呀?
展开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存在诸多明显的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民事诉讼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简单来讲,就是普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因为各种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到法院去打官司。而行政诉讼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也就是“民告官”。 在适用范围上,民事诉讼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买卖、租赁、继承、离婚等纠纷都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行政诉讼主要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比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为引发的争议。 起诉对象方面,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原告和被告可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则恒定为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举证责任上,民事诉讼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例如在合同纠纷中,主张对方违约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违约行为。行政诉讼则主要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其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这是因为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更多的证据和信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它规范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保障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则是专门针对行政诉讼制定的法律,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面对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时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