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有哪些区别?
在一些实际案例中,有时候难以区分行为是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比如有人破坏了工厂的一些设备,不清楚这种行为到底该按哪个罪名来认定。想具体了解下这两个罪名在犯罪构成、行为表现、量刑标准等方面的区别。
展开


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犯罪目的方面**: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且目的是破坏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例如,甲因与工厂老板有矛盾,为了让工厂无法正常生产,故意破坏工厂的关键生产设备。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目的就是故意非法地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行为人通常没有破坏生产经营的特定意图。比如乙因为看不惯邻居新买的汽车,就故意划伤车辆。 **行为对象和后果方面**: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行为对象往往是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财物或者生产经营的条件等,其行为后果是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破坏,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例如,毁坏工厂的生产设备、切断生产用电等,导致生产停滞。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四条,破坏生产经营案,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等情形应予立案追诉。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重点在于财物本身的损坏或毁灭,并不一定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活动。比如故意砸坏他人家里的电视、家具等生活用品。根据相关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就可能构成犯罪。 **量刑标准方面**: 破坏生产经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破坏生产经营罪更侧重于对生产经营活动这一整体的破坏,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侧重于对财物本身的损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