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有什么区别?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是参保对象不同。灵活就业社保主要针对的是没有固定用人单位的人员,像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他们凭借个人身份去参保。而职工社保的参保对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由单位和职工共同参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相应保险费用;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保险费用。 其次在缴费情况上有差异。缴费基数方面,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规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职工社保的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缴费比例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养老保险一般是按照缴费基数的20%左右缴纳,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12%计入统筹账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各地不同,一般在4% - 11%左右。而职工社保中,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16%左右,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6% - 1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通常都比较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由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用缴费。 最后在待遇享受上也有不同。养老金待遇方面,在相同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两者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一样的,但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档次,如果选择较低档次缴费,那么养老金待遇可能会相对低一些。医疗保险待遇上,职工社保通常报销比例会高一些,而且一些地区职工社保还会有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门诊费用等;灵活就业社保部分地区可能没有个人账户,或者个人账户金额较少。另外,职工社保包含了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时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等待遇;而灵活就业社保一般不包含生育保险,不过部分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生育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