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单方按揭婚后双方还贷的房屋应怎么分割?


在处理婚前单方按揭婚后双方还贷的房屋分割问题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 婚前单方按揭,简单来说,就是在结婚之前,一方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购买房屋,并且办理了相关的按揭手续。婚后双方还贷,指的是在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共同用家庭收入来偿还该房屋的贷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这里的补偿计算方式通常是,先计算出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占总房款(包括首付和贷款总额)的比例,然后用这个比例乘以房屋在离婚时的现值,得出的就是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的数额,最后由获得房屋产权的一方将这部分数额的一半补偿给另一方。 举例来说,小张在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了30万首付购买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向银行贷款70万,婚后小张和妻子小王共同还贷30万,此时还剩余40万贷款未还。假设该房屋在离婚时的市场价值涨到了150万。那么,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占总房款的比例为30÷100 = 30%,对应的增值部分就是150×30% = 45万,这45万就是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的数额,小张需要补偿给小王45÷2 = 22.5万。 此外,如果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通常会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进行处理,即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总之,婚前单方按揭婚后双方还贷的房屋分割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最终的分割方式。如果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