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同性恋离婚是否能请求损害赔偿?
我和伴侣结婚后发现对方是同性恋,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婚姻也无法继续下去,打算离婚。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能不能在离婚的时候向对方请求损害赔偿呢?
展开


在探讨因同性恋离婚是否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了解一下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概念。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或精神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从目前法律明确列举的情形来看,同性恋本身并不在这几种情形之内。然而,法律条文中有‘有其他重大过错’这一兜底条款。如果因为一方是同性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同性发生了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比如与同性同居等,这种行为符合‘与他人同居’或者‘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那么无过错方是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请求损害赔偿的。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判断是否支持损害赔偿请求,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是否有证据证明对方的同性恋行为对婚姻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是否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等。无过错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比如对方与同性亲密交往的照片、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如果仅仅只是发现对方是同性恋,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其在婚姻中有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法院可能不会支持损害赔偿的请求。因为单纯的性取向本身并不构成对婚姻的直接侵害,只有当这种性取向导致了具体的违反婚姻义务的行为时,才可能符合损害赔偿的条件。 综上所述,因同性恋离婚是否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情况和证据,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损害赔偿情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