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教唆罪存在未遂的情况吗?

我朋友教唆别人去犯罪,但那个人最终没实施犯罪行为。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朋友的教唆行为算犯罪未遂吗?教唆罪到底有没有未遂的说法呢?我很担心他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教唆未遂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教唆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我国刑法中,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一规定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下面我们来探讨教唆行为是否存在未遂的情况。 首先,要理解教唆未遂的概念。教唆未遂通常指的是教唆者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这里包含几种情形。一种是被教唆人拒绝了教唆者的教唆,也就是压根没答应去实施犯罪行为。另一种是被教唆人虽然当时答应了教唆,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还有一种情况是,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教唆者教唆的犯罪完全不同。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教唆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教唆者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促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即使被教唆者最终没有实施犯罪,教唆行为也已经对社会秩序和法律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了潜在威胁。因此,法律将这种教唆未遂的情况也纳入了规制范围。 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教唆未遂行为的态度,既肯定了其可罚性,又考虑到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被教唆人实施犯罪的情况要小,所以给予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 例如,甲教唆乙去盗窃,乙明确拒绝了甲,此时甲的教唆行为就属于教唆未遂。按照法律规定,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上所述,教唆罪是存在未遂情况的。当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之罪时,教唆者构成教唆未遂,并且要依据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