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存在既遂和未遂的情况吗?
我想知道教唆行为是不是和其他犯罪行为一样,也有既遂和未遂的区分呢?我身边有人好像被教唆去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但没成功,我就不太清楚这在法律上算教唆既遂还是未遂,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教唆在法律上是存在既遂和未遂的情况的。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教唆犯的概念。教唆犯就是那些自己不亲自实施犯罪行为,而是通过各种方法,比如劝说、利诱、威胁等,故意唆使他人去实施犯罪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不出手,却让别人去干坏事的人。 对于教唆既遂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犯了被教唆的罪,教唆犯就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当被教唆的人按照教唆犯的意图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犯罪既遂的标准,教唆犯也就构成教唆既遂。例如,甲教唆乙去盗窃丙家财物,乙按照甲的教唆实施了盗窃行为,成功窃取了财物,那么甲就构成教唆既遂。因为乙完成了甲所教唆的犯罪行为,并且实现了犯罪结果。 而教唆未遂的情况。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其中包括几种情形,一种是被教唆人拒绝了教唆,比如甲教唆乙去抢劫,乙直接拒绝了甲,那么甲就构成教唆未遂;另一种是被教唆人虽然接受了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还有就是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比如甲教唆乙去盗窃,乙却去实施了诈骗,那么甲对于盗窃这一教唆行为构成教唆未遂。 所以,教唆是存在既遂和未遂之分的,不同的情况在法律上的认定和处罚都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