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一经作出是否即发生法律效力?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申请了仲裁,现在仲裁裁决已经出来了。我不太清楚这个裁决是不是一出来就有法律效力了,我担心对方不认账,也不知道自己后续该怎么做,想了解下仲裁裁决的效力具体是怎样的。
展开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是仲裁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裁决对当事人的约束力。当仲裁庭作出裁决后,该裁决就具有终局性。也就是说,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为了保证仲裁的效率和权威性,避免当事人反复纠缠同一纠纷,浪费司法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一规定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终局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这保障了仲裁裁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它就如同法院的生效判决一样,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和履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