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方上诉是否会构成虚假诉讼罪?
我是一起案件的被告,一审判决后我打算上诉。但有人说我上诉的理由可能会被认定为虚假诉讼。我不太清楚被告方上诉这种行为在什么情况下会构成虚假诉讼罪,想了解一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探讨被告方上诉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虚假诉讼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通俗来讲,就是有人故意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事实去法院打官司,影响了司法正常工作或者严重损害了别人的合法利益,这种行为就可能触犯这个罪名。 对于被告方上诉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上诉是被告方的一项法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也就是说,被告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有权利通过上诉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正常的上诉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然而,如果被告在上诉过程中,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对已经存在的事实进行歪曲、篡改,以此来欺骗法院,试图让法院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决,这种行为就有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例如,被告在上诉时声称原告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说法,而且是故意编造出来的,那么就可能涉嫌虚假诉讼。 判断被告方上诉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关键在于是否有“捏造事实”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是否达到了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程度。司法机关在认定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证据的真实性、被告的主观意图等。所以,被告在行使上诉权利时,一定要基于真实的事实和合理的理由,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虚假陈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